风流书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章 战神17,女配不掺和,风流书呆,征服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林淡偷偷去了边关之后,林家委实乱了好一阵子,老太君连病都不敢生了,连忙爬起来打点中馈,又派人沿途去找孙女儿,生怕她遇见什么危险。好好的一个家,死的死,散的散,竟已乱得不成样子。
反倒是被老太君撵出去的石姨娘和林菀,过得十分舒服自在。林家子嗣众多,且个个能文能武,颇有出息,石姨娘肚子里的孩子也就不那么金贵。等孩子生下来,林家可以给他一口饭吃,但更多的却没有了。但现在,情况却完全不同。林家的好儿郎皆战死沙场,唯余林清侥幸存活,却又在边关打仗,境况十分危险,也因此,石姨娘肚子里这个孩子就成了林家必不可少的存在,定要好好保护并教养长大。
老太君接到噩耗的当晚就派人去请石姨娘回府,石姨娘连说自己身体虚弱,不好挪动地方,竟死活不愿上马车。老太君明白她的意思,翌日便亲自去接人,还拉下脸面向她道歉。为了孩子,为了林家的未来,老太君什么都可以忍。
石姨娘这才不拿乔了,领着林菀风风光光地回府,没住几天,林菀竟也查出有孕,好悬没把老太君气死。众人这才知道,林菀与康王沦落荒郊野外的那一晚便已成就好事,播下孽种。丁牧杰当初夸他们的那些话,如今再看简直打脸,什么品德高尚、坚守贞洁?这二人一个卑鄙,一个轻浮,真是一对儿不知廉耻的东西。
老太君气得头晕脑胀,几欲呕血,却不得不派人去给康王送信。康王成婚五年还没有子嗣,心里也有些着急,虽然林菀没什么利用价值,林家也败落了,但孩子却是夺嫡的关键,不能不要,于是命人抬着一顶小轿来接林菀。
林菀未能风光大嫁,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甘,但只要一想到自己肚子里怀着的是康王唯一的子嗣,母凭子贵,自己日后未必不能爬上正妃之位,便也释然了。眼见林家越来越破败,而自己入了王府,今后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她心里就很得意,更甚者,还在幻想着林淡此时此刻的惨状。
在她看来,林淡独自赶赴边关是愚蠢至极的行为,这会儿说不定已经被哪路土匪糟蹋并杀害了。她很想对老太君说一句:您老别忙着四处找人了,直接去找尸骨吧,那样还快一点。
只可惜她得意了没多久,边关就传来战报,说是薛照将军战死,林淡临危受命,顶替了薛照的位置,成了中军主将,并率领西征军大败匈奴,夺回了被抢占的河套地区。
庄王在战报中频频为林淡请功,又说启用女将虽属无奈之举,但事实证明他眼光没错,林淡的确可堪重用,请父皇谅解云云,又把历朝历代的女将一一提溜出来赞颂一遍,把话说得漂漂亮亮的。
庄王的美言令皇帝略微放心,但更重要的是林淡足够争气,竟接二连三击败匈奴残部,夺回了许多村镇甚至城池,叫皇帝无话可说。女将就女将吧,只要能打仗,怎么着都行。
皇帝不开腔,底下的大臣自然也就隐忍不发,林淡担当主将的事情就那样无声无息地过去了。随着时间流逝,林淡的战功越堆越高,威望越积越盛,竟已有了战神之名,原本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林家,慢慢又立起来了。
老太君得知孙女儿还活着,心里委实松了一口气,又见门可罗雀的林家渐渐恢复了昔日的荣光,脸上不免多了许多笑容。病了许久的林夫人亦在慢慢康复,这些天已经可以帮着老太君打理中馈了,也不再沉浸在失去丈夫和儿子的苦痛中。本已萌生去意的奴仆全都安下心来伺候主子。
府里唯一不高兴的人大概就是石姨娘。这些天,她仗着肚子里的孩子委实风光得意了一把,常常跑去林夫人的房间,美其名曰探病,实则耀武扬威,还准备劝说老太君把自己扶为平妻。要知道,林清还在战场上杀敌,也不知能不能活着回来,她肚子里这颗秧苗,说是林家的至宝也不为过。身为孩子的娘亲,她怎么能是一个侍妾?
老太君一看见她那副自私自利的嘴脸就觉得心烦,几句话将她怼回去,还告诉她林家绝对不会出现所谓的平妻。正室是正室,妾室是妾室,岂能乱了尊卑?
石姨娘气得咬牙切齿,越发仇恨老太君和林府一干人等,暗暗在心里发誓,总有一天要报复回来。但是她万万没想到,报复的机会竟来得那样快。偶有一日,她收买的丫鬟给她递了一个消息,说林将军根本不是战死的,而是被林淡亲手射杀。为了保住林淡的名誉,整个西征军都封了口,不准谈论此事,对外只说林将军与林老元帅他们一样,都是阵亡的。
但林淡过不去心里那道坎,亲自写来一封信向老太君认罪,又说回来之后定会给全家人一个交代。老太君看完信哭得不能自已,不知不觉竟晕倒在榻上,几个丫鬟连忙去扶,也都看见了信上的文字。老太君醒来后严命几人不得声张,却架不住人性贪婪,到底还是漏了口风。
石姨娘兴奋地直搓手,赏赐丫鬟一大笔银两,紧接着便给林菀写了一封信,让她想办法整治一下林淡,免得林夫人太过得意,盖住了她的风头。林菀正愁没有机会在康王跟前争宠,当晚就把消息透露给康王,于是翌日,弹劾林淡弑杀生父的奏折就像雪花一般散落在老皇帝的御桌上,又有许多谗言不断传入他耳里,竟叫他对林淡起了忌惮之心,这才发下圣旨召林淡和庄王回京。
所幸庄王早有准备,命人把纪录事情真相的、将士们的联名书信递交上去,又恳请有识之士替林淡在御前争辩一二。
原本打算隐瞒到死的事,一夜之间竟街知巷闻,闹得沸沸扬扬,听见外面的人唾骂孙女儿心狠手辣、丧尽天良,老太君心里像刀割一般难受。她没有时间惩处内贼,当即就穿上一品诰命的朝服,带上御赐龙头杖,进宫面圣去了。
老太君曾经救过先皇和太后,她硬是要闯金銮殿,值守的御林军竟不敢很拦,连忙派人去请示皇上。金銮殿上,朝臣分成两派,正吵得不可开交,一派直斥林淡弑杀生父,罪无可赦,当即刻召回京城问责;另一派却站出来极力维护她,说她被逼无奈、情有可原,不如放过。
皇帝脑仁都被他们吵疼了,听说老太君来了,想也不想就让她进殿。林淡有罪无罪,可恕不可恕,只管让老太君这个至亲之人去评断,朝臣要吵,也让他们同老太君去吵。
果然,老太君杵着龙头杖走入大殿后,两方人马都安静下来,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老太君毕恭毕敬地向皇帝行礼,徐徐道:“你们方才的争论,我在殿外等候时都已经听见了。林淡为何会弑父,其具体情况,想来你们已经在庄王和诸位将领的联名信中看见了,说她枉为人子也好,说她情有可原也罢,都占着理,我也不是来与你们吵架的,只是想说一说我自己的看法。”
老太君冲诸位朝臣一一拱手,继续道:“忠孝两难全,这句话自古有之。诸位都是文臣,感受必然不够深刻,但在我们武将之家,这却是一道千古难题。忠义与孝道该如何取舍,这是个人的选择,我不敢置喙,但在我们林家,若是把忠君爱国与恪尽孝道摆放在同一个天平上,我们必然会选择忠君爱国而舍弃孝道。我林家的儿郎,成年之后都会离开母亲的身边,前往边关打仗,生死都奉献给国家,奉献给君主,未曾尽过一天孝。在小家与大家之间,他们选择守卫大家,放弃小家,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选择,才有了千千万万个安定祥和的小家庭。你们难道能说,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吗?当你们过着安稳日子的时候,可曾想过他们的付出?为了魏国的胜利,为了匈奴铁骑不踏平我们的山河,我的儿子选择慨然赴死,我的孙女儿选择射杀生父。他们一个是笑着死的,一个是痛着活的,永永远远都陷在这一天。我接到消息的时候同样心痛如绞,但我并不觉得我的孙女儿做错了。”
老太君环视周围的朝臣,一字一句抑扬顿挫:“我相信她始终未曾后悔,哪怕再给她一次机会,她照样会射出那一箭,因为在她心里,忠君爱国、保卫河山,比孝道更重要。若是没有她那一箭,军心不会稳如磐石,将士不会斗志昂扬,我大魏也不能取得现在的胜利。诸位在弹劾她的时候,必是认为她做错了,必是认为在君主、山河与父母、小家之间,她更应该选择父母和小家。孝道之于你们是重中之重,小家之于你们要远高于河山,我不敢置喙你们的想法,却也不能苟同。我林家的家训传了几百年,始终只八个字——生当忠君,死亦殉国。我们只知有国,不知有家,难道这样也是错吗?”
老太君缓缓跪下,泪流满面地磕了一个头,言道:“我林家世世代代忠君而死,此心昭昭日月可证,求皇上明鉴!”她铿锵有力的话音回荡在大殿内,把一众朝臣羞得无地自容,丝毫不敢去看皇上的脸色。
在这朝堂之上,当着君主的面,谁敢说自己的父母和小家,远比君主和魏国的江山社稷更重要?老太君这番话,无疑打在了所有弹劾林淡的官员的脸上,也令皇帝露出动容之色。
喜欢女配不掺和(快穿)请大家收藏:()女配不掺和(快穿)更新速度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