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12章 我们可以提前庆祝了,启明1158,御炎,征服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512章我们可以提前庆祝了
潘勇建对张学名的争论非常不满意,很想大声的斥责他,但是眼下这个时候,还不是他站出来公开表达政治立场的时机。
作为一个高级官员,他的表态会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局面的走向,并且暴露自己的真实目的。
所以他决定暂且忍耐,以观后效,摸清楚苏咏霖的所思所想。
于是他站出来之后,先是假模假样的批评了李乐。
“对同僚动手,这是一个大明官员该做的事情吗?一点都不知道分寸!”
李乐不敢争辩,悻悻退下。
然后潘勇建转身子,面对着张学名。
“张员外郎,你也是,不要动不动就对同僚说这样伤人心的话,大家都是在一起做事的,你这样咄咄逼人,不是好事,我虽然不是你的直属上级,但是作为资历更加深厚的前辈,我觉得我有必要提醒伱一下。”
张学名无意和潘勇建争辩,遂不再说什么,告辞离开去办自己的事情了。
尽管这场争论被潘勇建及时打断,潘勇建也不急着公开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但是这场争论的余波非常之大,遂引起更大规模的议论。
不过在苏咏霖让田珪子传出自己读史书的消息之前,这场大范围的议论并没有激化成争论的趋势。
张学名和李乐之间的争论更多是作为一种谈资,立太子这种事情在大明朝太过于敏感,乃至于超越了封建王朝的国本之争属性。
而且由于苏咏霖曾明确表态自己要做终皇帝,所以李乐的这种看法在相当程度上是被人批判的,那段时间李乐也有点过街老鼠的感觉。
然而因为苏咏霖高估了麾下官员的文化素质,误以为他们具备传统科举士人和传统官僚那种文化素养,于是在他传达出了容易让人误解的信号之后,李乐雄起了。
作为潘勇建专属传声筒的他,完全误解了苏咏霖的用意,误认为苏咏霖传达这个信号是对他的肯定,狂喜之下,立刻找到了张学名,对着他一顿骑脸输出。
“你懂这个意思吗?你明白咱们的皇帝陛下在皇宫里养病的时候还在不断看史书的用意吗?你知道咱们大明皇帝陛下为什么要在养兵的时候还要看两个高祖纪吗?你懂吗?”
张学名也听说了苏咏霖传出来的信号,正在紧锁眉头思考未来,心思紊乱,骤然一听李乐的嘲讽,怒从心中起,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指着李乐就是一顿痛斥。
“李乐同志,你不要这样嚣张!我再一次警告你!主席在中央会议上明确说过,他要做终皇帝,他不会立太子!你再这样乱说,我就要去复兴会监察部投诉你!”
李乐冷笑。
“你去就是了,一句话而已,你太当真那就是你的问题了!现在不就是转变观念的时候吗?很明显!陛下也看出来了,他需要太子,大明需要稳定!”
“人无信不立!中央会议上的政治承诺,怎么可能当作儿戏?那不是朝令夕改吗?!”
张学名怒道:“我绝不相信这种毫无缘由的猜测,看几本书读几篇文章就能被你理解到这个地步?我绝不接受这种误判!”
“误判?你说这是误判?”
李乐大笑道:“田左都御史什么时候那么大嘴巴过,把宫里的事情对外说?他素来谨言慎行,这一次居然如此高调,难道不是有人授意他才会这样做的吗?你说,谁会授意到这个地步?”
张学名抿着嘴唇,内心怒火难以遏制,牙齿咬的咯咯作响。
“没有主席的明确命令,这就当不得数!”
“所以陛下才要试探朝廷的风向不是吗?”
李乐伸手指着皇宫方向:“朝廷的风向,决定了立太子的事情是早一点成真还是晚一点成真,我觉得,我们可以提前庆祝了,我们可以准备着迎接大明帝国的第一位皇太子殿下了!”
李乐的嚣张和张学名的无言以对让当时目睹这件事情全过程的吏部官员们心有戚戚。
早些时候,他们也不相信苏咏霖会想要立太子,因为这是他自己说的。
当初大家都希望他立太子的时候,是他强硬的拒绝了,说要彻底改造大明,让旧时代的规矩见鬼去,对于皇权完全不屑一顾的样子。
那现在他又要走回头路,这不就等于他去见了鬼一面吗?
见了鬼,所以就要走回头路了?
这未免也太讽刺了吧?
感觉都能编一出大明朝的政治笑话了。
大家心中有不一样的猜测,争论也由此而起。
有人觉得这纯粹是乱讲,看几篇文章就能算是立太子的信号了?
苏咏霖向来为人坦诚,有什么话想说从来不藏着掖着,都和大家讲的明明白白,他绝不会用这种方式来试探大家。
所以这纯粹是不可能的,大家不要乱想。
还有人说这就是苏咏霖放出的信号,他生病之后顿感国家局势不妙,所以决定立太子来稳定局势,以备不时之需。
之所以现在这样搞,也正是在试探大家的看法,如果大家的反应不激烈,那这个事情搞不好就这样定了。
大明会有皇太子,也会有第二位皇帝,大明国也会变成帝国,从此以后,一切都会和之前不一样。
但是大明会更加稳定。
也有人认为这是大家的另外一种误判,苏咏霖还有其他的意思,和立太子没有关系,苏咏霖可能是要传达某种不同的看法。
不然干嘛只看刘邦和杨坚的故事而不去看李渊和李世民的故事呢?
但究竟是什么看法,他们讲不出来,所以这种看法的人比较少,也不怎么受到主流关注。
主流已经成为两种看法的对撞。
即立太子和不立太子这两种看法,由此衍生出两种不同看法的支持人群,并且引发新一轮议论乃至于争论。
争论首先从吏部开始爆发,持两种看法的人争论不休。
很快,其他办事部门,尚书台,司法三司,乃至于枢密院和参谋总部都有人开始议论这些事情,大部分部门都出现了两种不同看法的支持者。
就连都察院都出现了两种不同看法的支持者。
而总体来看,吏部、民政部、学部、复兴会宣传部这四个部门中立太子的支持者人数较多,工部、农部和大理寺这三个部门对于这件事情的议论更加平和,基本上不持什么看法。
剩下各大部门中,不立太子的支持者占据绝对多数。
都察院右都御史、复兴会监察部主任孔茂捷在听闻田珪子带来的消息和朝廷重的大争论的时候,直接懵了。
他犹豫、自我纠结了两天两夜之后,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情绪,在第三天的时候亲自前去求见苏咏霖。
苏咏霖得知孔茂捷要来见自己的时候,允许了,并且特意在自己的书房内见他。
孔茂捷抵达书房的时候,面无表情,看到苏咏霖笑眯眯的看着他的时候,也没有动容,不出声,就那么直勾勾的看着苏咏霖。
苏咏霖被他看得有些意外,遂无奈道:“你还要看我看多久?有什么话想说,那就说呗。”
“您的身体好像已经完全康复了,是吧?”
“恩,已经完全康复了,但是遵医嘱,还是多休息几日比较好。”
苏咏霖点头道:“惜蕊也希望我多休息几日,我自己也觉得这样比较好,更何况朝政你们七个处置的还算不错,我没什么担心的地方,就想看看你们还能坚持到什么地步。”
孔茂捷向前一步。
“朝中的争论您知道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