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12 阎柔宣威潞河北(五),三国之最风流,赵子曰,征服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田楷、秦干两人才接到赵云的来书,紧接着就又接到荀成的檄令,命他两人暂听赵云节制,两人遂不敢怠慢,便布置了一下郡中的诸务事宜之后,即分别从济南国的郡治东平陵和乐安国的郡志临济出发,往平原郡的郡治平原县而去。
东平陵县距离平原县的距离较近,一百多里地,临济距离平原县的距离稍远,将近两百里地,所以田楷先到达了平原县。赵云把田楷接下,等了一天,秦干来到。
田楷、赵云按照赵云来书中的吩咐,都没有大张旗鼓,皆是轻车简从。
根据最新的军报,袁谭所部已经到了甘陵郡,现正在甘陵郡中稍作休整,至多再有两三天,他的兵马就能抵制平原郡的西北边界,亦即临近平原县的位置,军情已经是比较紧急了,赵云就没有再耽搁,便把田楷、秦干请到他郡府的堂上,商议此战的应对之策。
田楷坐在这平原郡府的堂上,脸上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但心中着实是五味杂陈。
回想他此前在平原郡的这几年,西抗袁绍,境中黄巾劫掠,南边又要面对荀贞的强大压力,真也不知道这几年的日子他是怎么苦熬过来的。
现在投到了荀贞的帐下,尽管实事求是的讲,他还是有点遗憾和不太情愿,可是比起公孙赞,荀贞这棵大树,显然更能让他依靠,更能够给他挡风遮雨,因於遗憾之外,亦有轻松之感。
赵云能够猜出,田楷故地重游,必有感触,但这种话他不好问,干脆也就装作不知。
他首先开口,笑与田楷、秦干说道:““袁谭兵马即将压境,郡中贼寇,我又还没有能尽数将之剿灭,暂时不能离郡,所以只好有劳二公来平原县与我相见,失礼之处。尚请二公勿要见责。”
田楷四十多岁,秦干五十来岁,年龄都要比赵云大得多,赵岩尊称他俩一声“公”,一点没错。
秦干说道:““大家都是为了保土守境,对抗外侵,称不上劳不劳的。”问赵云,说道:““袁谭所部大概何时会到?”
赵云说道:““袁谭所部,现在甘陵郡的郡治甘陵县以西、清河东边暂驻休整。甘陵县,据我平原县百余里而已,三两日内,他及其部应该就能到我平原县境。”
秦干问道:““其部步骑多少?将校都是谁人?子龙,你可有探知清楚了么?”
赵云回答说道:““其部兵马不足五千,以步卒为主,骑只数百而已;袁谭以下,将校有蒋奇、文同等人;谋主据报是辛评。”
秦干昔年是颍阴县的主簿,主簿乃县中大吏,他也认识辛评,对此人有些了解。
闻得此言,秦干便就说道:““辛佐治小有谋略。他为谋主,宜当谨慎应对。”
赵云点了点头说道:“明公在给我的檄令中特别交代,叫我要先查清楚袁谭的谋主是谁,专门指出,如果是辛评的话,咱们就得多加小心。此正与公之此言相同。”
秦干和田楷一样,也是表面上看来无有异色,但他的儿子秦项前不久才因为他的去信,而服毒自杀,五十多岁的人了,最喜欢的儿子,可以说是被他亲手杀掉的,这份丧子之痛,可想而知。尽管可能是出於补偿,荀贞给他升了官,任他做了乐安县的太守,但悲痛又岂会因此减轻?却与不好问田楷一样,赵云也不好就此事问秦干,故而亦只能装作不知。
秦干说道:“子龙,既然袁谭所部的谋主、将校、步骑兵数都已经探查清楚,如你所说,他两三日后,兵马可能就会到达平原县,那么你我现下是不是就该着手备战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上,你可以有主意?”
赵云说道:“我思得了一策,只是不知妥与不妥,正要与公二人计议。”
秦干问道:“是何策也?”
赵云端坐於席,冠玉也似的脸上显从容之态,说道:“我打算设伏击之。”
秦干愣了一愣,说道“设伏击之。”
赵云说道:“正是”
秦干蹙起眉头,说道:“子龙,恐怕不妥。”
赵云问道:“秦公是何高见?”
秦干说道:“一则,你刚才也说了,明公在给你的檄文中明言令道,‘如果袁谭谋主是辛佐治,那么咱们就当多加小心’;二来,还是你刚才说的,平原郡中现在的情况不好,贼寇多有,你尚未能把之尽数剿灭,内有贼患未定,而外敌於此时来犯,这个时候,如果还主动出击的话,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只怕整个平原郡都会就此丢掉。”
赵云不动声色,问道:“那秦公以为,我等该何以应对为善?”
秦干说道:“我以为咱们应该坚守。我从临济出来,北上渡河,进入平原郡后,一路上见之,沿途百姓凋残,田地大多荒芜,如此形势之下,无需咱们坚壁清野,袁谭所部到后,他也断难在我平原郡本地取得粮秣之供给,他的粮食就只能靠从冀州运来,其部虽然不到五千,但是四五千步骑,为数也不算少了,人吃马嚼,每日的耗费甚多,只要你我能把平原县等几个重要的县城守住,他久战不利,势必就只能无功而返。子龙,此策岂不更加稳妥么?”
赵云问田楷,说道:“田公何见?”
田楷答道:“仆以为,秦公所言甚是。当前之计,坚守当为上策。”
赵云笑了起来,说道:“二公所言,不能说是错,然以云愚见,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法也,未免保守;而且恕云直言,秦公之此策,看似是更加稳妥,而长远来讲,对平原郡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秦干问道:“子龙,卿此话何意?”
赵云说道:“秦公,如果我能尽快地把郡内的盗贼悉数剿灭,使百姓免除贼患,从而可以安心地垦种田地。那么抓紧时间的话,还能再赶种一茬麦子,至不济,也能种些豌豆之类。只要有种,就有收获,这样,我郡中百姓今年就不至於还是颗粒无收。
“而又只有百姓有了收成,百姓才首先不会做贼,其次不会流离失所,成为流民。长远来看,这对平原郡才是最为有利的。是以云之愚见,对袁谭之此次来犯,咱们绝不能仅是守城,而必须要主动出击,要迅速地把他打败才行。”
听了赵云此话,秦干、田楷各自深思。
想了一会儿,秦干说道:“子龙,卿此言有理,是我想的差了。但如果主动出击的话,却有两个问题。”
赵云问道:“敢问秦公,是哪两个问题?”
秦干说道:“袁谭所部四五千众,我三郡兵马合在一起,也就四千来人,如果用来守城的话,自然是够的。可若用之野战,咱们一边要防备平原郡中那些贼寇,可能会有贼寇投靠袁谭,骚扰我军,一边还得留下部分兵马守城,如此一来,以我等现有之兵力,能不能尽快地打败袁谭所部,或者说会不会反而不敌袁谭所部?是其一也。
“明公檄令中对你有交代,叫你务必要多加小心,你却反而打算主动出击,这与明公的指令相违。此其二也。”
赵云说道:“第二个问题,秦公不必担忧,我已经给明公去书,陈述我的意见了,明公的檄令应该这两天就会送来,若明公的回檄,仍然是命令我不得浪战,多加小心,主动出击此事,咱们自就无需再提。”
秦干知道荀贞对赵云的信任,心道:“明公的回檄,十之八九会同意子龙此策。”说道,“如此最好。”
赵云接着说道:“公说的第一个问题,我也考虑到了。……敢给公做个小小的纠正,所以云说的不是‘主动出击’,而是‘设伏击之’。”
秦干问道:“如何设伏击之?”
赵云没有直接回答秦干,转目看向半晌没有开口的田楷,问道:“田公,云敢问公一句,今公弃暗投明,投到明公帐下,觉得明公待你如何?”
田楷不知赵云为何忽然有此一问,疑心是荀贞在给赵云的檄令中说了什么?心头一跳,一时没有空多想,慌忙回答说道:“明公不以楷之前的冥顽不灵见责,委任楷以济南相之任,托青州的门户历城於楷,对楷的信任,实令楷感激涕零,明公待楷恩重如山,楷唯效死以报。”
赵云摇了摇头,说道:“不对。”
田楷愕然,说道:“敢问将军,哪里不对?”
“田公,你不应该感激涕零。”
田楷说道:“我不应该感激涕零?”
“你应该暗中衔恨。”
田楷说道:“我应该暗中衔恨?”
要不是赵云在说这两句话的时候,脸上笑眯眯的,毫无严词厉色,田楷恐怕早就吓得跳起身来了,可虽是如此,他仍是不解赵云之意。
赵云顾视秦干,笑问道:“秦公,你听懂云此话的意思了么?”
秦干若有所思,说道:“子龙,你是想以此来诳袁谭?”
赵云笑道:“正是。”
田楷说道:“以此来诳袁谭?”
赵云笑问田楷,说道:“田公,公以为我此策可行之否?”
田楷渐渐的也弄明白了赵云的意思,他迟疑说道:“将军此策固然甚佳,可是将军,我与袁谭曾经为敌,即便等他到平原县境后,我遣人去见他,说我愿意做他的内应,只怕他也不会相信。”
赵云笑道:“不是要公做他的内应。”
田楷问道:“那是?”
赵云说道:“只需当袁谭攻我平原县的时候,公援兵来得迟一些就行。”
田楷说道:“援兵来的迟一些?”
赵云说道:“不错,越迟越好。”
田楷终於明白了赵云的意思,说道:“将军是想让袁谭误以为我因暗中衔恨,所以不肯急援将军,以此来诱他……”说到这里,田楷顿了一下,问道,“将军,你刚才说‘设伏击之’,这个‘伏’,将军欲设何处?”
赵云再次把目光转向秦干,说道:“秦公,当袁谭围攻我平原县时,烦公也出兵迟缓,可否?”
话不必明说,秦干已知赵云之意。
为什么他也“会”出兵迟缓?如果说田楷是因为新降之,人对荀贞还不忠诚的话,那么他自然就是因为其子实际上是死在荀贞的命令之下,所以他心中含恨。
秦干忍住一阵突然而来的心痛,说道:“好。”
赵云然后回答田楷所问,说道:“当袁谭攻我平原县城的时候,我会先做守城,而当等不来公与秦公的援兵之后,我就会突围出城。那个时候,料袁谭必定会衔尾而追之,我会把他诱到西平昌、厌次两县之间。田公,你与秦公就在此处设伏。候袁谭所部进了埋伏,我与二公前后夹攻,败之易如反掌。”
西平昌、厌次在平原县的东北边,厌次是平原郡最东北部的一个县,过了厌次,再往前穿过数十里远近的渤海郡於此的一段,便是渤海。厌次距离平原县城约二百里,西平昌距离平原县城约百里,这两座县的北边又有两座县城,一座乐陵,一座般县,这两座县城亦属平原郡,过此二城往北,便是渤海郡界。选择这个地方设伏,如果顺利的话,是有可能把袁谭所部尽数歼灭於此的。
秦干、田楷两人对视一眼,然后齐齐看向赵云,俱皆说道:“将军此策高明。”
www.。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