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墨青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五章 围店,大明1617,淡墨青衫,征服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遇春等若是等若朝堂被贬到地方的臣子,前几个月就是在天成,阳和、蔚州、灵丘等各地奔波,往最南的灵丘有三百多里,往最西的镇虏也有一百多里,往阳和也有百余里,这些地方的田亩加起来有五百来万亩,他这几个月时间均是跑了好几次,几乎每一日都在路上,年后和裕升大批出粮之后银钱开始凑手,后来帐局生意开张,每日银子更是滚滚而至,张瀚那边手中有银子,每日均批银叫镖师带来,后来在天成和阳和镇虏蔚州四城均设了分局,取用银子更加方便,李遇春在每个县和卫城所城都设了收粮点,还有几个地处要道的较大的镇子也设了,共有二十来个点,每个点有两到三人,租用了库房,在五月过后开始大量收粮,每日收的粮由和裕升的骡马行网点运送到新平堡,这十来天他已经收了十一万石,预计到七月麦收和夏税开始时,在这些地方可以收到五十万以上……这还是因为天时不好,各地均在减产的原因,若是丰年时,光是这些地方,一年收的麦子和杂粮,最少也能有三百万石的数字。
当然这么多粮食不可能由和裕升一家全吃下来,按李遇春的估算,如果这样持续的收下去,迟早也能吃下来四到五成,少的那近一半是别家粮店自己的田或是大田主的出产,那些人都要囤积粮食用来在春荒时高价出售,就算和裕升出价不低,也不会让所有人都选择和裕升一家……在大同一隅之地,能收到这么多粮食,已经算是难能可贵。
主要原因还是从阳和到天成,再到镇虏,有相当多的平原地带,沿着洋河流域和支流也有不少水田,这大大增加了这些地方的平均亩产,若是往晋北杀胡口一带山地多而平地少的地方,恐怕就没有这么乐观了。
特别是这些年缺水,在一些以旱田为主的地域,农民的收获仅能糊口,这些地方的百姓得勒紧裤带完粮纳税,负担很重,有限的粮食要配合野菜用来饱腹,除了必须出售和交纳的税粮外,多一粒也不会卖,收粮自然是很难。
李遇春下一步很想往宣大去,那里河流要多些,平原也多,只要稍微用些心,粮食最少比山西要容易收些。
可是现在一切打算均已经成空,李遇春很是茫然,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一次的事件,已经很明显是有强大实力背、景的大人物在后头撑腰,不然的话,一个掌印指挥加几个粮商,根本不可能敢出手对付和裕升这样实力的商号。
虽然相比范家那样的巨商还有差距,但在规模上已经相差不远,在帐局和镖师力量上,和裕升已经超过范家了。
“又有人来闹事了。”
外边传来一阵嘈杂声响,李遇春面色难看,杨秋也站起身来,骂骂咧咧的道:“若是在新平堡,打不死这些狗日的。”
和裕升在天成卫城的分店规模不小,毕竟这里是卫城,面积就比新平堡还大的多,方广在六里到七里左右,虽然大同这里没有军民千户所,但各卫均是实土卫所,治下不仅有军户也有民籍百姓,地方也还算富裕,卫城人口大约有十几万人,在西边这里算是大型卫城,越往西去,卫所的人口就越少,当然往西北各地的百姓人口也要少的多。
分店骡马店和粮店还有帐局均在一处,买下五座大院连在一处,也有一百来间屋子,占地不比新平堡的少什么。
帐局就在各店中间,虽然存银不是很多,规模也是和新平堡相似,青砖砌成的大屋,不开窗只留门,戒备十分森严。
如果没有这般规模和气象,也不会有越来越多的商人信任,敢将银子和货物交给和裕升来转运存兑。
粮店则是在最外围,有近一半的大屋,做了防潮处理,可以存三十来万石粮,加上镇虏和阳和各处分店,存粮在百万以上。
这些都是张瀚当家作主置办下来的,也是大手笔,叫李遇春吃惊之余,倍感佩服。
现在外头吵吵嚷嚷的就是些来卖粮的农民,也有一些底层的小粮商,到处收粮,用骡马背驼着卖,这几日停了收粮,每日均有不少人聚集在外,大骂和裕升没有信誉,李遇春知道,这里头多半是卖粮不成生气的,也有小半是那些看笑话的,甚至是存心来挑唆生事的。
和裕升的收粮价在五钱一石,相比这几年的灾荒减产,粮价腾贵的现状,这个价格是绝对的良心价,其余的大粮商,包括范家的分店在内,仍然是三钱一石,最多是一两银三石的老价格来收,价格相差这么多,自然卖者如云。
店外一乱,李遇春和杨秋两人都坐不住了,今日的人仿佛来的格外多些,店外人山人海,一眼看去几乎有近千人之多,这么多人当然不会全是来卖粮的,看热闹的怕是更多些,店外多是推着鸡公车的农民,车上多是两石到三石的粮食,这些百姓来卖粮多半是要预备纳税,卖的粮估计正好够纳税的,如果粮价低了一半,这些农民就得多卖一倍的粮才够完纳夏税,过几个月还有数额更高的秋税,同时还有不少佃农还得给田主交纳近一半的田租,负担委实很重,不要说和裕升这里粮价高出两钱,就算只高两分银子,怕也有不少人会推着小车奔走几十里而来。
若是农民还好,都苦着脸蹲在地下等着,不大吵嚷,若真的不收,这些人也就只能推着小车回去,倒是那些小粮商都十分着急,吵吵嚷嚷的主力也是他们,一见李遇春的身影,不少人就是跳起来叫喊着。
“李大爷,你老不是说一直收粮?俺可是跑了百十里地,高价收了一百多石粮,你这里一停,这不是要我去上吊?”
“李二柜,你要不收粮了,俺只能死在你们店门口,你们和裕升也是几十年的老店,这么缺德的事真干的出来?”
“你今日得说明白,到底还收不收?”
这些小粮商其实也知道眼下这局面不怪和裕升,李遇春被人打伤的事人人都是听说了,背后必定有那些大粮商有关,也有人猜到和缙绅或是卫所势力有关,只是这些人多半收了不少粮,若按大粮商的价卖每人均是亏的不少,放在手中,这些人也压不起……谁都知道,过两个月后夏税完纳了,粮价就会涨回来,可这几个月手头压着几百石粮,一般人还真是压不起。
李遇春素着脸,心中却是五味杂陈,当时的人做买卖很少讲合同,只讲信义,买卖人出口一句话就是一口唾沫一口钉,绝没有食言的道理,这一次暂停收粮,李遇春也不知道东主最后到底会怎么决断,可他心里清楚,若是真的最后不收粮,和裕升就算是彻底砸了牌子,日后不知道得花多少功夫去弥补……就算十年二十年后,人家提起他李遇春来,肯定嘴里还不会有好词儿……做了一辈子的买卖,原本就低读书人一等,若是向来自豪的好名声再被毁了,再活下去,也就真没有什么劲头了……
“二柜,”仿佛看出李遇春、情绪不对,杨秋斜着眼道:“这帮子家伙也是想在咱和裕升头上赚钱,咱们若无事他们赚钱,有事了他们来骂街,哪有这么简单的道理,别理他们,再说,万事有少东主,你老不要这么忧心忡忡的,少东主断不会叫你落个没下场。”
“也只能这般想……”
李遇春却不象杨秋那样信心十足,他毕竟已经离开新平堡很久,对张瀚的一举一动都在等于站在局外来看,只觉得发展太速,赚钱太易,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他可没怎么闹明白,是以他对张瀚这个少东主的信心也是并不太足。
和裕升这边没有人出声,也不说继续收粮,那些推小车或是赶毛驴来的农民继续哀声叹气,小粮商们越发群情激愤,不少人挥臂向前,杨秋一挥手,二十来个镖师猛然放出气息,场面顿时就安静了很多。
这些镖师是从各分店抽调来的老手,多半是喇虎出身,身上都有一股阴冷气息,这几个月又操练不停,动刀动枪的群架打了不少,身上又加了不少剽悍之气,各人身上都藏着短兵器,这么往前一走,气息外放,那些闹的最厉害的都感到了压力,嘴里虽还是说个不停,却也无人敢试着向前冲了。
杨秋咧嘴一笑:“二柜你看,外围那些站着的闲汉看着没有?”
李遇春下意识的一点头,眼神也忍不住向人群后瞟了过去。
那些闲汉打一开始就站在那儿,每日均来,人数有四五十人,有几个拿着显眼的长兵器,躲在角落里,多半都是带着腰刀,或是腰间鼓鼓囊囊的,显是藏着攮子一类的短兵器,这些人都有一股气息,显然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
今天要感谢盟主“再跌真跳楼了”,特别多更一章,感谢支持,对读者来说真金白银的支持是最真诚的,对作者来说,写出好的文章才是最真诚的,非常感谢,我会继续努力。
另,老兄这名字叫我想起股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