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六章枢密院,北齐帝业,拙眼,征服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石激起千层浪,众臣哗然,今日朝堂上可谓是好戏连台,状况频出。
先是勋臣和高纬对上,其次是琅琊王这个潜水的被高纬提溜出来,摆在了明面上。
然后高纬稍稍的处置了勋臣中蹦跶的最欢快的那个家伙,杀鸡给猴看,也给了琅琊王一个没脸。
最后又弄出一个什么内阁,这个内阁是什么?从前可是没有一点概念呀,不过听完高纬随后的解释,大家心里都渐渐明了了。这个内阁,其实不就是皇帝为了直接控制朝堂政务而构建的权力班子吗?
圣旨上明明白白写着:从今日起,所有政令没有通过内阁审批一律不准下发。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从今往后,谁当宰相其实都无所谓了!因为从今往后,朝廷的权力中枢不再是宰相与皇帝二人而已,还多了一个整个内阁!
自古以来,宰相的存在就是为了辅佐朝政,还有一个重要意义,那就是制衡君王的权力。
宰相为百官之首,为百官表率,可以说是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不亚于皇帝的存在,一则宰相有权力对朝堂及地方政务做出干涉,二则百官都将宰相作为主心骨,视之为能和皇权抗争一二的人物。
其影响力非同一般,自古以来,相位交替都意味着权力场中的大地震。
原本琅琊王凭空被这么大的一张馅饼给砸中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可是如今看来,却已经变了味道。
这个年头,士人追逐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还不是“为官做宰”?因为宰相是权力的中心人物之一,传说中一点喜怒哀乐都可以影响一个国家走向的人物。
说到底,男人追求的是什么?——权力!、名望!
当宰相没有权力的时候,那宰相还是宰相吗?
况且琅琊王虽然做过几年尚书令,可是毕竟只是十来岁的毛孩子,能有多大名望?
那么,琅琊王的这个宰相貌似就有些可悲了,虽然高纬没有做的太过分,也让高俨入了阁。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帝这摆明了不待见琅琊王,不想让琅琊王进入真正的权力中枢。
琅琊王进了内阁也折腾不出什么来。
不然看看内阁里都是些什么人哪?
依旧是以赵彦深为首,其次是高睿、唐邕、冯子琮胡长桀,这些人屁股向着那边不用猜也可以知道,无论论资历、论能力、论势力、论在皇帝心里的位置,哪一方面内阁里琅琊王都说不上话,看来也就是注定要坐冷板凳了。
尤其是,高纬还耍了一个小心机,把赵彦深排在了琅琊王前面,这就明明白白的告诉了所有人
这么想想,琅琊王其实还有点可悲,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反抗的能力,也没有理由反抗。
抗议说这个右相的位置根本名不副实吧,可高纬又偏偏让他也进入了内阁,从说法上琅琊王依旧是权力中枢的人物呀,那么琅琊王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高俨现在的表情像是吃了一百斤苍蝇似的。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本以为占着了便宜,却让高纬给反将了一军。
早知道如此,他就不该牺牲段德接受右相这个职位,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唐邕摸了摸下颌的胡须,瞥了高俨一眼,心里有些轻视,心性果敢有余,但是沉稳不足,成就有限,不过一介鲁莽武夫而已。
同时看看高纬,觉得真是奇妙,同样十四五岁,同样是一个妈生的,高纬就狡猾的像一只老狐狸。
先是假装向琅琊王和勋臣集团服软,然后递出一个蜜枣将他们引入坑里,结果就是他们全都出不来了。自己搬起的石头最后换了一个更大的砸在自己自己脚面上。
说起来也是颇为可笑。这次勋贵们原本来势汹汹,誓要逼迫高纬自断臂膀,可是恐怕谁都没有想到皇帝居然会抽冷子来这么一手,不仅将勋贵们和琅琊王憋了许久的大招化为无形,而且汉臣们的势力更加稳固了,更上一层楼,彻底的坐稳了权力中枢的位置。
表面上赵彦深和高睿都受到了处罚,可实际上呢?实际上连毛都没有损失一根!
人家照样潇潇洒洒的进了内阁!
勋臣们的面色冷的就像秋风一样。
敌人一个没杀着,自己先往里面搭了几千,丢人不说,从此以后他们恐怕还得看那些汉臣的脸色了,简直岂有此理!
高俨不爽的心稍稍的放下了一点,只要勋臣们对高纬仍然有意见,那么他就还是有机会的。
呵呵,高纬大量扶持汉家文臣,向北齐的汉人世家示好,不就是想排挤鲜卑勋臣,彻底把控朝政吗?
可惜呀,高纬忘了,北齐,到底是勋臣们的天下,连文宣帝都得承人这江山有他们一份,光凭那些文臣又能翻出什么浪?
自古以来,有兵就有一切,更不要说。北齐的勋臣掌控着这个国家一半多的武力。
到时候要是勋臣们不满的情绪堆积下去,高纬迟早压不下去的!
文臣照顾到了,勋臣那边高纬又怎么会忽略?他早就准备好了可以安抚勋臣们的筹码。
接下来,高纬一连点了十几个勋臣家族平日里名声较好的子弟进入了文职中的清贵衙门。
几乎每一家高纬都照顾到了,其次,高纬觉得这还不足以平息勋臣们的不满。
怎么办呢?高纬又接着下旨,建立一个掌管全国军事的机构——枢密院,负责参赞军事。
由斛律光遥领枢密使,远在晋阳的段大都督任副枢密使,由于这二者都不在朝中,再征召斛律羡及兰陵王代掌枢密院。至于其他职位,则挑选有资历的武臣。
“枢密院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
凡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皆掌之。”
群臣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捣鼓出一个内阁还不算,还弄出了一个枢密院?
勋臣们起先疑惑,到后来眼睛慢慢发出了光亮,原本他们如此反对汉臣,不就是怕汉臣掌权会排挤鲜卑勋贵吗?
汉族士子和鲜卑勋臣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了,水火不容,如果汉臣掌管朝政大权,那么勋臣势必遭到清洗,从前勋臣对待汉臣也是这样的。
因为害怕汉臣像从前勋臣那样对待他们,所以勋臣是说什么也不愿意汉臣抬头的。
可是自从这一道诏书下来之后,他们的怒火、惶恐就慢慢消散了,这说明了陛下没有打算让汉臣骑到他们的头上,分别设立内阁和枢密院掌管政务和军事,陛下摆明了就是在定下一个基调:
“自此之后,文不准涉武,武不得干政。”
这就让勋臣们放心了,虽然在文臣班子里他们损失了一些权力,可是从长远来说这样也很好。
不用担心文臣们对他们指手画脚,彼此之间没有了利益冲突点,就不怕会闹出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
北齐立国二十多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勋臣们大多数都已经消磨了当年那一股一言不合意便拔刀相向的锐气。
他们也有家有小,得要权衡利弊。犯不上为了这么点迟早保不住的利益和陛下作对。
况且,陛下搬出了老丈人斛律光以及段大都督,如今满朝勋臣加一起都抵不上他们两位的重量!
他们是勋臣之中的表率,是顶梁柱。
既然掌管枢密院的是他们和斛律羡、高长恭,那么陛下就不会对他们这些勋臣怎么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