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蓝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9章 观音婢,唐朝好地主,木子蓝色,征服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长安。

李世民最近很头疼。

关中的旱情也越来越严重,大片大片的庄稼已经枯死了,李世民最近天天去祈雨,可这老天一点面子都不给。李世民在祈雨台上晒的脱皮,可连块乌云都看不到。

久旱不雨,求雨又不至,李世民无奈之下,只得停止了祈求,然后向天下下了一道罪已诏。

雨不下,京中的粮价却又开始涨价了。

涨价虽然是在意料之中,但涨幅太快了。

斗米二百钱,这已经算是大唐开国六年以来的最高价,这个价格,却还在不断的上涨之中。据报,市场上粮铺现在每天的粮价牌子都要换上好几次,而且每天到了午后,就关门停止售粮了。

常平仓也早就停止放粮了。

不敢放粮。

仓中粮食太少,要是粮食放完了,更加没办法了。

头疼的事情越来越多,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

这个时候,却还有人在瞎胡闹。

李世民一招手,内侍抬来几口大箱子,摆在了御史大夫杜淹和御史中丞孙伏伽的面前。

“你们自己看看吧,这些奏折全都是弹劾文远的。如今时局艰难,朕日夜忧心,宵衣旰食,却还要看这么多这样的奏折。你们知道朕看到这些奏章之后最想说什么嘛?”

“朕想骂娘!”

“这些御史言官,不知道为君王解忧,为国出策。这个时候了,却还在攻击那些认真为朝廷办事的人。文远出任地方,辛苦办事,费尽心思,只为能为朝廷分忧解困,可就因为动了那些地方豪强们的粮袋子,结果这些人就群起而攻。朕知道,朕的这些言官中,就有不少是来自山南的。都这个时候了,还想着这些,太让朕失望了。”

“朕对你们两个也很失望,朕把御史台交给你们二人,可你们怎么管理御史台的,就是让他们攻击朕的宰相吗?”

杜淹和孙伏伽把头垂的很低。

对于这次御史们弹劾李超,其实杜淹和孙伏伽在御史台有过争论。孙伏伽觉得应当拦截,而杜淹觉得李超在山南做的事情有些过了,让言官们弹一弹,也能让皇帝知道。

杜淹是御史台长官,有他的支持,最终弹劾的奏章就如雪片一样。

只是皇帝现在对李超的信任,是远超过杜淹预料的。

做为皇帝,当然不会无条件的信任大臣,尤其是李超这样级别的大臣。但对李世民来说,他当皇帝还不过半年多点,李超对于他的帮助,对于他的忠诚,这些都还让李世民深信不疑的。

最关键的是,眼下的局势,李世民迫切的需要的是李超这样肯干实事,能办实事的人。这个时候,也不是考虑其它事情的时候,现在若是斥责李超,哪怕是最轻的口吻询问,都会让风向大变。

说不定李超最后就得被迫回京。

山南现在离不开李超,李世民把萧瑀和陈叔达派去了河南和河北,这个时候都已经是用尽办法了,哪可能把李超调回。

至于李超在山南东做的一切,李世民都知道。

李超在山南和买粮食干的很漂亮,一个山南东道十六州,短短时间内就凑起了五百多万石的粮食。现在又弄出了这个粮本粮票,配合救灾饼,李世民觉得办法不错。

李超的办法,确实有点强硬。

和买是用强,统一粮价是用强,凭粮本粮票购粮也是用强,这些确实大大侵犯了那些地方豪强们的利益。

若是平时,李世民也不能坐视这种事情发生。地方豪强的力量也是很强大的,皇帝也不敢把他们都得罪了。

可现在是什么时候?

得罪豪强,损害他们利益,确实会有后患。可如果不这样做,到时中原数以百万的百姓成了饥民,饥民流动起来,成为流民,那可就更加的可怕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

李世民也只能在这其中,做出无奈的选择。

他都在考虑,是不是要在关中、河南、河北等地也推行李超的这些强硬政策了。

统一粮价、粮食计划定量配给、将粮食加工成救灾饼,以增加粮食的数量......

都是狠招,这些招数一出,必然大损朝廷的威望,可李世民也没多少选择。

两害相权取其轻!

越是灾荒之年,如果朝廷不出一些强力手段,越难控制局势。粮价会涨的越发的离谱,富人们越发的会囤积粮食。

就跟李超所说的一样,一边是无粮的饥民,易子而食。一边是家中粮仓满满的富人地主们,却一粒粮都不给拿出来。

饥荒过后,饿死数以百万计的百姓,那些宝贵的粮食,却可能在富人仓中发霉腐烂。

让杜淹和孙伏伽退下后,李世民看着李超在山南做的那些事情,陷入沉思之中。

关中要不要也学李超的办法,接管粮商们的粮食?要不要也来个统一粮价,要不要实行粮本粮票制度?

李世民还有些犹豫。

关中不比山南。

山南地方,那都是地方豪强。但是关中京畿,那些有粮的人,一般都是勋戚权贵们,这些人算是朝廷的根本了。

如果实行李超的那些办法,那可就一棒子把这些人全给得罪了。

可如果不用强,指望这些人能一心为朝廷着想,主动的帮朝廷度过这难关,也是太年轻。

想了半天,李世民都没有想出个什么好的办法,难以下定决心。

吃饭的时候,李世民把这难题问长孙皇后。

“观音婢,你觉得朕该如何做?”

“陛下,此等军国大事不该由臣妾一个妇人插嘴。”

“你说说你的看法,朕实在头痛,难以决定。”

长孙皇后走到李世民的身后,为他揉捏着脑袋,轻声道,“那臣妾就说几句吧,这事情,影响太大,陛下不如让李相、萧相和陈相在地方实行,但不是公开下诏,至于关中京畿,还是暂且不要实行如此激进之策。若是中原之地能够缓解灾情,也不差关中这一地。若中原解决不了,有关中也不够。”

李世民听了若有所思,皇后的意思是让他留点余地,这样也能有个进退余地。

“陛下,臣妾倒是觉得,李相国在山南的捕蝗之策挺不错的。灭蝗改为捕蝗,想彻底灭绝蝗虫太难,随便漏掉一块地方,可能来年都会有数以亿万的蝗虫,但趁着现在还有时间,尽量的捕蝗,然后把这蝗虫加上粮食等做成救灾饼,这却是实实在在的。”

“臣妾听说一石粮配上蝗虫等其它,可制成五石救灾粮,这可是等于凭空增加了四倍之粮啊。若是能调一千万石粮加工救灾粮,那一千万石粮就变成了五千万石救灾粮,这到时得救活多少饥民啊!”

“陛下不如公开救灾粮之配方,让天下粮商、百姓自制救灾粮,不管谁制救灾粮,每加工一石,就能增加数倍之粮!”

李世民听了,一拍大腿。

“皇后所言正是,太对了!”

只要粮食增多了,管是由那些粮商们来出售,还是由朝廷出售,粮食多了,能活命的百姓也就多了,至于其它的,都是次要的!(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它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足球之巅

我倔我自豪

无尽破碎

隐仙者

重生香江1981

小楊刚

厂公

一语破春风

前世的期盼春暖花开

齐子奇

斗天武神

虚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