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无人可通行
女术士之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无人可通行,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女术士之友,征服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后来我们的实验人员开始想着在石墨烯上形成磁性石墨烯,再以粉末冶金做成石墨烯铜线。
后续研发的确增加了磁导率,阶段性突破了线圈导线的技术门槛。
最终,在一些机缘巧合的促使下,石墨烯超级铜第一代才堪堪成功。而当我们与某些机构开始在电机方面有合作时,也惊讶的发现,他们在这方面也有相关研究,只不过进度却差距过大,所以后续这个技术还是由我们自己的研究小组独立完成。”
夏科院院鹏城某院的一位研发精英听到顾青说这话的时候,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当初他们就是在研发石墨烯和铜为主要材料的高铁“超级充电线”。
这种充电线就是高铁轨道上方设置的接触网导线,通过车身上的列车受电弓,将电能从导线接入到车中。
它看似很简单,但内在需求性能对比其他同类材料,却夸张的可怕,除了要求导电性能和耐用程度足够高之外,材料还需要保证在列车时速达到300公里以上时,承受住受电弓和接触网导线摩擦产生的高温,同时强度与韧性、导电性能都没有变化。
而那一天,九州科技带着几乎完备到可以直接使用的石墨烯超级铜电机进入夏科院的研究中心,电机的超级铜材料就直接解决了这个麻烦的问题,如果不是当时官方要求自己部门必须独立自主掌控这些关键性材料,恐怕现在九州科技还会把手伸得更深。
一家没有任何“控制”的民营企业,是永远不可能深入到如此地步的,哪怕九州科技是推动大夏半导体发展的核心力量,也不可能。
科技与政治在足够高的领域内,拥有太多的共同性了。
如果夏科院是大夏科学技术的官方发动机,那么九州科技就是大夏私企中的石墨烯超级铜电机吧,不受控制的高科技企业。
这位研究员在叹息之中,思绪蔓延。
而顾青还在讲解着这款看似其貌不扬的电机。
“铜这个材料本身就具备良好的导电性,但是铜的材料强度太差,所以我们的材料实验室研发人员通过ai程序在灵境生态实验室服务器当中模拟了数千万次,最终选择了铜镁合金,在试验检测中,它比金属银的导电性还要高出10%。
并且依靠我们智造工厂的强大生产能力,在该电机材料被研发出来之后的第一个季度,我们就实现了可量产化,并且将其应用到了我们的科幻梦想产品——九州机甲之上。
前段时间我们大夏菌方的边界演习中,我们九州科技守护者系列机甲的能耗比就有不错的表现,大家对该电机的实际运行了解有需求的,可以去查看这方面的视频。”
顾青说的很是淡然,甚至让人感觉搞这个石墨烯超级铜材料就像是做暴打柠檬汁,把柠檬暴打后加入冰水就行,但是比亚蒂、特斯拉、夏为、赛里斯甚至是奥迪、大众等车企的研发团队高层们却无一不是眉头紧锁,神情沉重。
比亚蒂王总身旁的研发高层就在低声给部分不了解电机和材料领域的高层同事解释道:“石墨烯超级铜这个技术路线,我们和夏科院以及美利坚的几个大实验都有研究,现在也基本确定只要让铜和石墨烯这两个材料在制造过程达到原子、分子级别的混合就行。
两者优势互补,能让电子又多,跑得又快,但是预想归预想,我们的实验室都可以完成少批量的样品制备,但是想稳定量产却根本不可能。
而且石墨烯材料有很多,这位顾总却根本不提是什么石墨烯材料与金属铜混合,这很明显是一个陷阱,夏科院与九州科技有十分紧密的合作关系,今天在场的夏科院高层都没有任何表态,看来九州科技拥有的材料技术是独立可控的。
这对我们而言恐怕并不是什么好事。”
不是什么好事?
比亚蒂的某位高层显然不认可这位技术高层说的话,他问道:“我们完全可以和九州科技合作,用他们的电机技术,同时取长补短发展我们的电机技术,这怎么会不是好事?
要知道,那些国外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个合作的机会,全蓝星也只有我们比亚蒂才能在短时间内吃透这套技术,随后后发先至也应该是有机会的。
当初我们比亚蒂在燃油车领域可不就是因为这些技术限制,转换到新能源赛道依靠d混动技术和电池以及车机系统,才实现反超领先,现在面对九州科技的新技术就不行了吗?”
面对这种问题,这位技术高层想了想,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这些技术的不同。
比亚蒂创始人王总,倒是言简意赅道:“有其他车道,甚至是有留下应急车道,我们还能实现换道超车甚至是弯道超车,但九州科技如果真的把电机下放给我们这些企业,就是彻底堵死所有赛道了,无人可通行。。”
无人可通行?
比亚蒂的其他高层也不是什么傻子,他们有部分人只是被九州科技多年来的甜蜜合作给腐蚀了敏感性,所以在自己创始人的提点下,他们看着四周有同类项目的企业高层的各异脸色,那层窗户纸瞬间被捅破。
九州科技不是什么郭嘉势力,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它是一家民营企业,一家随时敢冒着破产危险,在核心科研领域疯狂砸钱的科技企业。
在它崛起的道路上,那耀眼的成绩根本不是什么鲜花,而是血淋漓的死亡。
高丽、霓虹、欧洲、美利坚的半导体产业企业几乎只剩下曾经的那几个巨头靠着金融拨款和郭嘉扶持在苟延残喘,其他的半导体企业无一例外的都是破产、兼并、重组,甚至有部分直接就销声匿迹。
哪怕是大夏的半导体企业,不论是民营还是有改制的,又或者是那些官方全股的,都或多或少的被九州科技以技术入股,不再具有完整的独立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