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大荒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一章 铁与硝,时空过客4251,刚大荒落,征服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2点20再看,还没完)虽然土共这边已经开始计划着未来要去哪里取经了,但对于眼下来说,他们能够依靠的还是只有自己。
如果多年之后再来回顾这段历史的话,那么在土共的工业化历程中,33年应该可以算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年份。
就在这一年年底,全国红色根据地中的钢铁、化工、机械等重工产业,在工人总数、产量以及各项技术指标等多个方面,彻底超越了果党的统治区域。
虽然目前因为缺少统计数据,无论是土共还是果党都没有意识到这一转变的到来,但历史的车轮已经开始滚动了。
当然,即便真的知道了这个消息,或许大部分同志还能为此开心一笑,可程刚肯定不会将其太当回事的。
毕竟果党的重工业实在是太low了,若不是土共起家时底子过于薄弱,也不至于将反超之日拖到现在,反正这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没啥好惊喜的。
10年代末20年代初,夏国的工人总数突破了两百万,为当时爆发的五四运动奠定了革命的基础。
但是,从20年到现在,总共13年的时间里,夏国的工业资本增长速率始终保持在10%上下,可重工业却几乎一直在原地踏步。
这段时间的另一个数据也能说明不少问题,全国的消费品工业从亿元发展到了约10亿元,而生产资料工业则从亿元发展到了亿元,两者之间的差距同样是越来越大。
这里的主要原因自然是民族资本都发展轻工业去了,几乎没人有动力去发展回报周期长的重工业。
不过话说回来,半殖民地半封建体制下的民族资本,本来也成不了多少规模,更承担不起太大的风险,所以对于后发国家而言,由政府主导重工业发展,几乎成了唯一的办法。
记住网址kanshu.vip
只不过买办出身的果党在这方面必然支棱不起来,三年金陵政府将工商部和农矿部合并为实业部,并煞有其事地制定了一系列宏大的实业建设计划。
按照果党颁布方案:“铁道、水利、造船、制铁、炼钢等伟大之建设事业,依照总理节制资本之义,宜由国家经营之。
水利、电气及钢铁、酸碱、煤、糖、煤油、汽车等项基本工业,应由国民政府积极兴办。”
然后这几年实业部取得的成绩如下:一个酒精厂,一个渔业公司以及整合了全国的油料生产(因为这里头的桐油可以直接出口卖钱)。
至于真正意义上回报周期更长的重工业,几乎没有半点成果,或许几座兵工厂还能算进去指标里,但这也不在实业部的管辖范围之内,何况即便是军工领域,果党取得的成绩同样寥寥。
早在27年时,刚刚站稳脚跟的果党,在其二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建立中央钢铁厂,为国防工业添砖加瓦的计划。
常凯申对这事可是相当重视,专门让宋、孔等人会商协调,共同合作。
结果各方互相倾轧、争执不休,一直到今年还在不断扯皮,所谓的中央钢铁厂连堵墙都没建起来,不出意料的话最后肯定得折腾黄了。
所以一方面是常凯申什么都要管,处处给民间重工业设绊子,另一方面则是果府效率极其低下,什么事都干不成,最后他们还能够舒舒服服地吃着关税,买着洋枪洋炮,日子惬意得不行。
此外,在除了红色根据地和东北地区以外的工矿企业中,外国资本的占比高达七成有余,而这些应该提供给本土重工厂的原材料,大部分都被直接出口到了国外。
单就铁矿一项,眼下除了红统区外,日资控制下的铁矿石产量就占了全国的九成以上。
而且这些铁矿并非全在东北,比如鄂省的大冶铁矿,现在每年都要往日本本土运送数十吨矿石。
若不是红三方面军是不是还会去袭扰一番,并从大冶挖走了不少熟练工人,那些出口日本的铁矿石只怕还要更多一些。
如此若还能够发展起重工业,那才是真的有鬼了。
反观土共这边,底子是真的差,一直到现在全部工人的平均文化水平,都还只是勉强达到高小。
但就是这般局面,所有人还是咬紧牙关挺了过来,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当然了,眼下战争仍然是最为紧要的主题,一方面,因为面临果党的重重封锁,各根据地不得不分别发展了一套自给自足的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根据地人民的生活需求。
另一方面,除去这些必需品外,为了自身的扩张和发展,更为了在残酷的斗争中生存下去,红色工业的重心基本都落在了军工领域。
而近现代战争最重要的两种原料,钢铁与硝基,自然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钢铁这条线上,土共的发展还是较为清晰的,从最初槿甘山的纳山铁矿,到锐京的九堡铁矿,接着是乌石山铁矿,红色工人们已经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可行的生产方案。
由程刚翻遍各地县志文献,又去实地考察得出了一处处在历史长河中被废弃的小型铁矿,再取样品化验,回现代找专家设计出基本的冶炼方案。
接着再基于《土法上马》等参考资料,建设成了一座座土洋结合,工艺简陋的钢铁厂。
然后就是用少量“先进”设备,加上大量人工操作,将这些冶炼出来的生铁粗钢,加工成勉强能够派上用场的元器件。
期间若是有条件的话,可能还会由个别工程师与熟练工人,依靠多次尝试后掌握的技术经验,再加上一些“先进”仪器的辅助,生产出极少量的高标准合金部件。
但如果没有这般条件,那就是直接使用援助物资,最后组装成各种生产生活和军事产品。
发展到现在,如今每一个独立割据的红色根据地,都至少发展起了一套生产体系,只是因为各地条件不同,规模有大有小而已。
至于硝基这条线,或许没有钢铁那么复杂,整个流程的也没有那漫长,但整体的难度却是翻了一倍都不止。
毕竟由钢铁生产出来的枪炮,若是一时半会断了供应,还可以依靠缴获和修理来维持,实在不行让程刚一次性传送一批也亏不到哪里去。
但无论是弹药中所需的硝化棉,还是爆炸物常用的tnt,乃至最简陋的硝酸铵炸药,其消耗量都不是光靠从敌人手里缴获就能满足的,同样,全靠程刚从其他位面运来更是相当不划算。
而现实情况是,除了如今陕北与甘、宁接壤的少部分地区外,其余苏区几乎找不到任何天然的土硝产地,依靠人畜粪便的积硝,效率更是低得吓人。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需求,使用工业法生产硝基就成了一直以来围绕在土共头上的难题。
最先被程刚排除的就是高压法合成氨,光看其中的三个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就不是一群文盲和半文盲工人能够搞得定的,哪怕程刚可以从42位面或者现代定制现成的生产设备。
(12点20再看,下面还有)
www.。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